>要闻 >正文

这里有最早的“中国”-ag真人官方网

来源:新华社2023年07月09日

上下5000年,“中国”之称从何而来?

在浩如烟海的典籍、文物中

究竟能否找到“中国”最早的出处?

这件青铜器,解答了人们的“千古疑惑”

剥离外表的锈迹

透过历史的沧桑

它展露出深藏的一颗“中国心”

何尊造型凝重雄奇,纹饰严谨,富有变化,是西周早期贵族“何”铸造的一件豪华典雅的青铜酒器。

1963年,何尊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贾村镇。发现之初,它曾被村民拿回家中装粮食,两年后又流落到废品收购站,差点就被销毁。恰逢宝鸡市博物馆的专家到收购站寻宝,它才以30元钱的身价被专家购回。当时,何尊周身被一层锈迹覆盖,专家也并未发现它的不凡,只认为这是一件西周时期的青铜尊。

1975年,国家文物局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全国新出土文物汇报展”,何尊被调往北京展出。展出前,它被送到故宫博物院的修复部作除锈处理。文物工作者在清理掉表层的斑斑锈迹后,在何尊的内底发现12行共122字的铭文。特别的是,这铭文中出现了“中国”两个字——这是目前所知“中国”一词的最早出现,此前发现的殷商甲骨文卜辞里,“中”和“国”两个字都不曾见有连用。

这段铭文记载了周成王营建成周的重要历史事件。

在华夏先民聚族而居的初期,“中国”最初只是一个方位区划上的概念,即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何尊铭文中最早的“中国”一词,既体现了周王朝统治者的治国理念,也标志着早期“中国”概念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节点。

长河奔流不止息,百川汇聚终成海。

在历史长河中,“中国”一词的内涵,也从最初的方位区划“天下之中”,不断演变、发展、扩充。与此同时,中华文明一路奔流融汇,终成连绵不绝的浩荡洪流。

3000年前

一抔黄土封住了一件青铜尊的光芒

根植于华夏子孙心中的字符——“中国”

被镌刻于方寸之间

3000年后

它诞生和深藏的广袤土地、空间

以它刻于“心中”的“中国”二字为名

今天,在这片土地上

中华文明承载着中华民族

生生不息的精神血脉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轴上

继续写就光芒万丈的篇章

策划:齐慧杰

监制:胡国香

终审:曹建礼

记者:杨一苗、姜辰蓉、刘潇

统筹:王晶晶

海报:王宇轩

学术指导: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副研究馆员 王竑

【责任编辑:唐红】

《声生不息·宝岛季》创作座谈会在京举办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7-06 17:57:00

从“会背”到“会用” 古诗词如何在写作中用起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7-04 17:05:37

看作家在岛屿读书,给生活再提供一首诗吧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7-03 20:04:12

考古别只盯着人了,动物里藏着华夏文明细节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7-03 20:04:15

2023毕业mv·四川警察学院|不负未来,不负青春 !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6-30 13:56:01

当播客开始流行……

中国青年报2023-06-30 06:09:37

我在 | 这一场戏不散场,来看少年与他们的戏曲青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6-30 10:09:2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推出短片《向育人者致敬》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6-29 19:21:18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