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本轮疫情在院患者中近三分之一伴有高危因素-ag真人官方网

作者:胡宁 刘世昕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年05月07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5月7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宁 刘世昕)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李昂今日介绍,北京本轮疫情相关的本土病例中,高龄或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较多,目前在院患者中有高危因素的患者近三分之一。

他表示,依据第九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北京市新冠肺炎感染者根据病情分别收治在小汤山方舱医院和北京地坛医院。4月22日至5月7日7时,北京地坛医院收治感染者469例,其中,确诊病例430例(重型1例,普通型58例,轻型371例),无症状感染者39例;已出院55例,在院414例,其中产妇1例,孕妇2例。


在地坛医院收治的病例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106例,其中,80岁以上老人7例,最大年龄者86岁;儿童76例,最小年龄者2月龄。


小汤山方舱医院收治感染者210例,其中,确诊病例171例(轻型167例,复阳4例),无症状感染者39例;已出院5例,转北京地坛医院4例,目前在院201例。


李昂介绍,在救治中,针对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建立了病情评估机制、会诊机制和转诊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置高风险人群。建立心理咨询热线,做好民众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工作。


“一人群一策略”,针对“一老一小”、孕产妇、学生、合并基础病等高危因素的患者,医院分类采取不同策略,增加重症医学科专业医护团队管理重症患者;增加专科医生和护士对合并其他基础病的患者进行专项诊治;针对儿童和孕产妇患者,分别配备儿科和妇产科专业医护团队进行诊疗看护,予以人文关怀。


李昂表示,救治中,定点医疗机构坚持多学科专家会诊,注重中西医并重,积极探索使用相对成熟的新药、新治疗手段。特别对于合并有高危因素、有重症倾向的患者,予以高度关注,会商讨论诊疗方案,坚持市级专家重症筛查机制,必要时进行市级专家组会诊,最大限度避免患者病情加重。


5月5日,北京地坛医院收治1名79岁女性患者,因合并多年的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等基础疾病,被诊断为重症,已组织国家级和市级专家开展多学科会诊,全力救治,目前患者病情平稳。

【责任编辑:齐征】

岁月如歌,听陈粒《彩虹衬衫》祝福天下母亲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5-07 16:03:57

一路《逐光》不停歇,我们踏梦前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5-04 13:33:53

【青年范儿·名家说】神秘的古埃及,这本书为你揭秘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5-07 15:29:18

《百年青春·当燃有我》:青年对时代的燃情告白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5-06 15:37:27

传承的青春永不熄灭,音乐mv《我以青春敬华年》上线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5-06 11:54:57

歌曲《立夏时年青》上线 和翟潇闻一起唱响夏日好时光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5-05 21:34:16

历史回顾|叶剑英为华南团校题词“学习与劳动结合”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5-06 09:52:04

历史回顾| 寻档团一大文物 “唤醒”珍贵历史记忆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5-06 10:53:00
网站地图